
毕业博士生俞凌杰,博士生刘东宁、郑敬元关于可调控偏振纠缠贝尔态产生芯片的论文在期刊Chip创刊号发表
量子纠缠是实现量子信息功能的重要资源。偏振纠缠贝尔态是在量子光学和光量子信息实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纠缠双光子量子态。简单可靠地实现产生偏振纠缠贝尔态的量子光源一直是光量子器件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工作利用硅光量子芯片技术实现了可调控的频率简并偏振纠缠贝尔态产生。频率简并的双光子态在四条硅波导中由自发四波混频产生,双光子态随后通过可调控的量子干涉与量子叠加转换为两种偏振纠缠贝尔态,并传输至光纤中。产生的两种贝尔态可通过简化贝尔态检测装置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芯片的贝尔态调控速率可达10kHz量级。这一工作表明芯片上光量子态动态操控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基于贝尔态的量子信息编码,在量子通信和光量子信息处理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该工作于2022年2月16日在期刊Chip(Volume 1, Issue 1,10000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09472321000010; DOI:10.1016/j.chip.2021.100001)在线发表。俞凌杰,刘东宁和郑敬元同学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巍教授是论文通讯作者。
最新动态
热烈祝贺实验室4位同学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位2022-06-28
黄翊东教授和实验室博士生在2022年激光与光电子会议(CLEO2022)上做学术报告2022-05-22
自由形状超表面超光谱成像芯片论文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期刊上发表2022-05-21
实验室2012届博士毕业生曲迪接受《天津日报》专访 ——天津这十年之天津人创新创业2022-05-20
华慧芯科技集团完成第二期捐赠并设立专业奖学金2022-05-17
实验室成果转化企业华慧芯科技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22-05-12
刘仿老师在ACS Photonics in China在线峰会做邀请报告2022-05-10
超表面超光谱成像芯片论文在美国光学学会旗舰期刊Optica上发表2022-04-25
毕业博士生俞凌杰,博士生刘东宁、郑敬元关于可调控偏振纠缠贝尔态产生芯片的论文在期刊Chip创刊号发表2022-04-22
黄翊东老师率队前往清华长庚医院,推动光谱技术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2022-04-07
黄翊东教授、刘仿教授参加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刘锋主任的交流座谈2022-03-24
博士生薛融关于频率非简并光子MDI-QKD的论文在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在线发表2022-02-18